7月7日,天津财经大学2025年度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教学项目顺利结业。天津财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于学伟,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静,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赵爽,金融学院副院长周远,金融学院副院长刘玚,一德期货副总经理、天财金融专硕校外导师赵未夏,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天财金融专硕校外导师陈亮,营销管理部负责人刘卉,党总支办公室张晓晗以及项目优秀学员出席结业仪式。结业仪式由陈亮主持。
(结业仪式现场)
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支持下,一德期货与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于2018年至2025年连续开展八期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教学项目,累计培训学生990人,先后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young”帆期海—大商所首届大学生衍生品实践大赛二等奖。天津财经大学--一德期货研究生工作站获批天津市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校企双方以“百校万才”工程教学项目作为典型案例申报并成功获批天津市首批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培育点。天津财经大学2025年度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教学项目面向金融工程本科班、量化金融实验班和金融专硕的71名学生开展。课程师资来自高校、生产企业、投资公司、期货公司。除课堂教学外,还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赴产融基地企业山西鹏飞集团开展产业项目跟踪专项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效果。
在共同观看项目回顾视频后,马静副书记代表金融学院致辞,感谢大商所、一德期货的支持和付出,对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她指出,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教学项目开展八年来,累计培育千名学生。项目师资既有高校教授,也有业内专家,既有课堂授课,也有产业调研,特别是投资者教育基地的正式运营,使项目载体更加丰富,项目内容更加体系化。希望同学们把握住机会,获得与书本上不同的学习收获与实践经验。希望各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把项目做得更优更强。
赵未夏同志表示,在一德期货成立三十周年之际,祝贺第八期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教学项目顺利结业。八年来,很多学生通过项目学习进入期货和衍生品行业,或在相关领域深造和发展,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八年来,我们对项目内容不断优化完善,由课堂内逐步向课堂外延伸,既实现了“走出去”,到期货公司、交割仓库、产融基地实地调研,也实现了“引进来”,将实体投教基地落户天财校园。希望项目学习为同学们打下良好专业基础,助力未来的职业腾飞。
于学伟副处长指出,经过八年来不断深耕,本期项目课程亮点突出。一是开启金融学院“百企调研”专项行动的第一站,走进山西鹏飞集团开展沉浸式产业调研;二是提高大商所“百校万才”奖学金的评选标准,增设论文答辩环节,产生一批高质量的论文成果,提升了学生的研究水平和专业素养。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教学项目践行了校党委提出的“在更高水平全面推进新财经建设”的工作要求,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此感谢各方的努力付出,希望同学们积极为期货行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双方领导致辞)
在课程考核环节,经过业内专家和专业教师综合评审,并进行论文答辩,5位同学成绩突出,获得大商所“百校万才”奖学金。他们是,金融实验2201班岳雨馨获得一等奖,金融专硕2024级李嘉璐、高洁获得二等奖,金融实验2201班姚雪、金融工程2201班刘烟妤获得三等奖。在结业仪式现场,与会嘉宾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获奖学生代表分享了学习心得。学生表示,感谢大商所、一德期货和天财金融学院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通过项目学习,感到自身在期货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明显提升。在课堂上专家和教师倾囊相授,使我们对期货市场有了系统性理解,在课堂外通过实地调研,使我们对期货市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我们将以此为起点,继续深入学习期货和衍生品相关知识,衷心祝愿项目课程越办越好。
(颁发大商所“百校万才”奖学金)
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进行交流研讨,围绕项目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实践等方面交换意见,学生代表也对项目开展提出了意见建议。下一步,一德期货将协同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在大商所的支持和指导下,进一步提升项目质量和水平,建立“校企对接、课程链接、学研衔接”的多维深度协同培养体系,为更高水平全面推进新财经建设贡献力量。
(与会嘉宾与获奖学生合影)